開征房地產稅的風已經吹得足夠久了。從2013年到現(xiàn)在,每每提及房地產稅,輿論聲從不停歇。今年關于房地產稅又有了新消息。重磅!房地產稅再傳大消息!4月7日,國新辦舉行發(fā)布會,介紹貫徹落實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綱要,加快建立現(xiàn)代財稅體制有關情況。會上,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,財政部將積極穩(wěn)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!
王建凡表示,按照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綱要要求,財政部將進一步完善現(xiàn)代稅收制度,健全地方稅、直接稅體系,優(yōu)化稅制結構,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質量發(fā)展、社會公平、市場統(tǒng)一的稅收制度體系。
地方稅方面,王建凡介紹,將完善地方稅稅制,合理配置地方稅權,理順稅費關系,按照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方案,后移消費稅征收環(huán)節(jié)并穩(wěn)步下劃地方,結合消費稅立法統(tǒng)籌研究推進改革。在中央統(tǒng)一立法和稅種開征權的前提下,通過立法授權,適當擴大省級稅收管理權限。統(tǒng)籌推進非稅收入改革。直接稅方面,王建凡稱,將健全以所得稅和財產稅為主體的直接稅體系,逐步提高其占稅收收入的比重,有效發(fā)揮直接稅籌集財政收入、調節(jié)收入分配和穩(wěn)定宏觀經濟的作用,夯實社會治理基礎。此外,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。積極穩(wěn)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。此次就是房地產稅要立法的信號?一直在說房地產稅,它到底是什么?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,是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。在中國包括房地產業(yè)營業(yè)稅、企業(yè)所得稅、個人所得稅、房產稅、城鎮(zhèn)土地使用稅、城市房地產稅、印花稅、土地稅、方向調節(jié)稅、契稅、耕地占用稅等。
那常提及的房產稅是什么呢?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,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,向產權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。它們又有什么區(qū)別呢?其實二者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:房產稅作為財產稅,其征稅對象為房產,而房地產稅征稅對象既包括房產又包括土地。早在2013年,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已經提出,要“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”。2016年年底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即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。此后,在每年的兩會上都會被提及,“房住不炒”這個定位一直沒有變。之后,在房住不炒基礎上,又提出了穩(wěn)地價、穩(wěn)房價、穩(wěn)預期的“三穩(wěn)”政策方向。2018年兩會報告提出要“穩(wěn)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”;2019年說法變成了“穩(wěn)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”;2020年、2021年均未提及“房地產稅”;但是,2020年5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(fā)布的《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》,再次提出要“穩(wěn)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”。2020年12月,財政部部長劉昆在《人民日報》上發(fā)文稱,按照“立法先行、充分授權、分步推進”的原則,積極穩(wěn)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。2021年3月,銀保監(jiān)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,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,金融化泡沫化傾向比較強,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,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,而是為了投資投機,這是很危險的。此次,官方措辭再次強調“積極穩(wěn)妥推進”,耐人尋味,“積極”在先,“穩(wěn)妥”在后,是否意味著會比預期的更快一些呢?
這幾個字的反復提及,也讓各路媒體、專家解讀出了各種深意。此外,這次新聞發(fā)布會,還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時間節(jié)點:十四五期間(2021年至2025年)。按照字面表述來看,多年來“只聞樓梯響”的房地產稅,確實有希望提速推進。房地產稅會在十四五期間出臺嗎?那么,房地產稅會在十四五期間出臺嗎?了解司法程序的人應該清楚,一項稅收法規(guī)的制定,一般要經過草擬法律草案、討論法律草案、通過法律、頒布法律等幾個相互連接的階段。而開征新稅種的一般程序是:第一步,法律草案起草。
第二步,公開征求意見。比如此前的環(huán)保稅法草案、煙葉稅法草案都是如此。
第三步,征求意見后,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,才能提交全國人大常務會。
第四步,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案一般要經過三審,也稱為三讀。有的法案一審、二審通過了,有的法案經過五審六審都有,比如萬眾矚目的物權法,足足經過了六審才得以出臺。
第五步,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案,一審、二審后還要公開征求意見。
第六步,在全國人大或常委會表決前,還要經過專家對某一方案評審會。評審會通過后,才能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全國人大表決;痉捎扇珖嗣翊泶髸頉Q,一般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。
第七步,表決通過后才付諸實施?赐赀@一系列的立法流程,恐怕很難理想化地推斷房地產稅會在十四五期間出臺。因為,直到2019年3月,官方的表述還是“按照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規(guī)劃,現(xiàn)在有關方面正在研究起草房地產稅法草案,相關工作正在穩(wěn)步推進”。此后,再沒有官宣過立法層面的新進展。也就是說,房地產稅依然停留在立法程序里的“第一步”,后續(xù)的環(huán)節(jié)還很復雜。而按照以往其他法案的推進速度來看,房地產稅在短期內表決通過的概率并不大。房地產稅來了后,房價會降嗎!回到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:房地產稅的征收會不會導致房價降低?短期看不會,因為房地產稅的開征,本質是為了提升地方財政收入。雖說房地產稅雖然不是為房價而來,但勢必影響到整個房地產市場。我們要區(qū)分“房地產稅”與“房產稅”,房地產稅是包括土地、房產在內的一系列稅收體系,既包括房產稅,也包括土地增值稅等稅收。房地產稅是持有稅,只要有房就要長期繳稅。即使每年稅率只有1個點,累計下來也不是一筆小成本,這就與個稅、契稅、增值稅這種交易時才會產生的一次性稅費,形成懸殊對比。同時,房地產稅本身就是樓市收緊的明顯信號。這是所有樓市調控里最具殺傷力的一環(huán),不在于其實際影響有多大,而在于其給整個市場帶來的情緒預期。之后,房地產稅,作為稅收改革、房產調控的“保留大招”,什么時候會落地?我們拭目以待。可以說,房地產稅推出,一定會有很多阻礙,但也一定勢在必行。歷史經驗告訴我們,再難的目標,中國人也能實現(xiàn)。至于時間節(jié)點,還是得持謹慎樂觀態(tài)度,畢竟,這是一場大博弈。